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街道人大
用好代表工作站“小平台” 书写汇聚人大力量“大文章”
发布日期:2025-04-02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东关街道历园新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,位于花园路畅远商座二楼,辖区涵盖历园新村小区、黄台南路46号院、黄台南路24、26号院、春天花园小区、建元小区等,共有居民楼77栋,居民4163户、常住人口9512人。社区共分为12个网格,10个基础网格2个专属网格,有山东省军区干休一所、历下软件园、山东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分中心三家大型单位及众多小微企业,新就业群体众多。工作站共有6名人大代表进驻,其中女代表2人,无党派1人,民盟党派1人。自成立以来,工作站以“党建+人大”为品牌底色,激发工作新活力,努力打造代表学习之家,履职之所,服务之地,为人大代表充分履职行权,联系服务群众提供了重要平台,是东关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地。

规范制度建载体,推动工作提质增效

认真搭建代表活动平台。按照"六有标准"打造人大代表工作站,做到有固定场所、有统一标识、有制度规范、有代表信息、有活动计划、有履职档案。科学设置代表接待室、代表会议室,实现有制度上墙、有橱柜桌椅、有宣传专栏、有学习书刊,规范活动场地建设,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的环境。合理配置工作人员,由社区书记任站长,1名社区委员任联络员,具体负责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日常工作,专职负责常态化接待选民工作,为代表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提供必要的服务。

规范运行管理机制。持续推进代表工作站提档升级,按照“大门常开、代表常驻、选民常来、活动常有”的要求,工作站不断健全代表联络站联系接待选民、意见处理、调研视察等工作机制,制定代表驻站工作规程、接待群众工作流程等12项规程,建立"接待-登记-交办-反馈-评议"闭环机制,落实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制度、定期学习培训制度、季度视察调研制定、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,使人大工作做到有规可依、有章可循,促进联络站规范化运行。

线上线下齐发力,民情民意高效汇集

联络站内听民声。以代表工作站为阵地,6名驻站人大代表以"群众身边贴心人"为定位,每月第二个周五的接待日已成社区的"民情磁场",代表们采取"轮番坐班+走访""接待+调研"相结合方式,运用“听原生态声音、听个性化诉求、听建设性意见”的"三听三问"工作法,探索建立起“代表联络站+”工作机制,全方位听取选民心声。2024年累计接待群众46人次,协调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、社区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实事22件。

联络站外访民情。工作站坚持把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和出站访选民有机结合起来,组织各级代表深入开展出站访选民活动,通过常态化走访、精准化服务,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,探索出一条"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"的基层治理新路径。依托社区“小院议事会”、“相约星期四”等线下协商议事平台,通过社区长者食堂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托育中心等为民服务场所,深入基层排查梳理可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,积极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中,进一步延长代表工作站收集民意的“触角”,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做到及时发现、准确把握、超前处置,努力将问题化解在基层,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让民情民意表达渠道更加畅通,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出了代表力量。

线上渠道汇民意。全面推进“云端代表工作站”建设,充分利用“人大代表履职服务”平台,微信小程序、“扫码找代表”等线上渠道收集民情民意,实现线上预约、云端接访,网上、掌上接待全天候、零距离。

公益服务践初心,长效帮扶温暖民心

工作站充分利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网格化履职服务机制,每位代表包挂两个基础网格,与网格员组成服务专班,打通与选民的最后一公里,同时建立"四必访"制度:重大节日必访、突发变故必访、患病住院必访、特殊困难必访。通过"网格摸排-代表认领-结对帮扶"模式,对28户困难家庭建档立卡。2024年,一位独居老人因行动不便,长期无法外出就医。代表们得知情况后,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安排医生上门为老人进行体检和治疗,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;2025年春节前夕,工作站联系代表与爱心企业联动,为独居老人送去"过节温馨礼包”,这不仅是对困难群众物质上的帮助,更是精神上的关怀。代表们通过与困难群众的交流,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目前,代表以工作站为载体。累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余个,化解矛盾纠纷15余起,办理民生实事30余件。

一言一语察民意,一问一答应民声。2024年6月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我是代表我来问”专题活动在历园新村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展开,会议上,东关地区人大代表围绕“群租房管理的难点及痛点”从民生、法律等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应询部门犀利发问,问出了人大监督的“较真碰硬”,以“人大代表”之身份,行“代表人民”之实事。驻站代表表示:“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和政府,一头连着万千群众,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,努力把更多‘民生之盼’变为‘民生之赞’。”

工作站不仅致力于代表们在日常工作中履职尽责,还号召代表们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性活动,为共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。无论是环境整治、垃圾分类,还是政策宣传、志愿服务,代表们都以身作则,带头参与。文艺界代表牵头组建社区合唱团、书画社,举办"邻里文化节",推动形成"以文惠民、以文化人"的社区治理新气象,医疗界的代表则积极发挥职业优势,联系山东省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主任,现场坐镇工作站,开展健康知识讲座、公益诊疗等服务,惠及居民600余人........在代表们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,形成了人人参与、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。

春华秋实,岁月鎏金。历园新村社区人大工作站的生动实践,印证着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旺盛生命力。从接待日的长条木凳到困难群众家中的暖心问候,从政策宣讲的麦克风到社区改造的脚手架,6名驻站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赢得民心,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了合格答卷。未来,工作站将继续以履职尽责为“出发点”,以人民满意为“落脚点”,搭建社情民意“连心桥”,解决居民群众“烦心事”,共绘基层治理“同心圆”,把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(东关街道人大工作室)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