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倩:筑牢居民“安全网” 撑起防疫“一片天” |
发布日期:2022-06-24 | 浏览次数: | 字号:[ 大 中 小 ] | |
|

薛倩,女,44岁,现任建筑新村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,区人大代表。战“疫”打响后,她始终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,用行动筑牢居民健康的“安全网”,用柔肩撑起社区防疫的“一片天”。 “有硬仗,跟我上”,撑起社区防疫“主心骨”。和平新村社区外来人口多、流动性大,如何确保防控底账清晰、摸排到位,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。为了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,薛倩同志坚持“宁可靠前一步形成交叉、也不退后一步出现空档”的工作思路,组建数据组、宣传组、查控组等专班,实施“4+1”摸排工作法,网格党支部、楼院党小组、党员中心户、“和平好邻居”四维联动,格由网格党支部发布通知,党小组分楼划片成立若干摸排小组,1名党员和1名和平好邻居搭档成组,每组负责20户的摸排。全面摸排后,将结果数据与网格员手中的居民底册核对筛查,形成精准排查闭环,为疫情防控上了“双保险”。 “有难题,找我办”,甘当冲锋在前“铁娘子”。无论是凌晨3点的集结,还是近50小时的连续奋战,无论是密接人员转运的第一现场,还是登记、采样、消杀……值守一线、雷厉风行,薛倩一直是大家口中的“铁娘子”。清明假期期间,她所负责的两个封控单元所在小区需要全员核酸检测,为了不增添其他同事的工作量,她自己骑着电动三轮车运输物资,虽是女同志,却有不输男同志的泼辣能干。为了防止全员核酸交叉接触感染,她推行“AB岗双消杀”机制,定岗定责降低风险;为了快速准确上报数据,她创新“发小条对名单”工作法,摸排时将印有居民身份信息的“小条”交给摸排小组发放,核酸检测当天,由志愿者收回,确保全员检测不漏检。 “有需要,对我说”,争做春风化雨“贴心人”。“少说漂亮话,多做百姓事”,只要是涉及到社区居民的问题,薛倩的语气总是这么铿锵有力。为了保障集中隔离和居家监测人员生活必需品的采买,她主动联系辖区超市的志愿者每天进行代购配送;为了消除居民的恐慌情绪,她一方面通过“社区小小电视台”、“新时代文明播报”、公众号、QQ群、微信群、LED电子屏等方式,积极宣传防控知识,同时下沉网格,做起监控人员的“心理疏导师”,鼓励信心,搭建“爱的桥梁”,先后服务所在网格的17名监控人员,凝聚起社区疫情防控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。 疫情防控使命重大、责任光荣,薛倩扎根在社区、耕耘在社区,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。正是无数个奋战在一线的身影,汇成抗疫亮丽的红色风景线,让我们相信,“莫道春风归来晚,浮云过后艳阳天”。(供稿:建筑新村街道人大工作室 徐维华)
|
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
|